-

PCR实验室如何选择核酸提取仪

2022-03-07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核酸杂交、核酸扩增及核酸序列分析等为代表的分子诊断和检测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样品前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占整个分析过程的60%,而检测误差的90%出现在前处理领域。核酸提取作为分子诊断实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获得的核酸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下游分子生物学试验的成败

1. 核酸提取原理


1.1采用离心柱法的仪器

离心柱法核酸提取仪主要采用离心机和自动移液装置相结合的方法,通量一般在1-12个样本,操作时间和手工提取差不多,并不能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且价格昂贵,不同型号仪器的耗材也不能通用,仅适合经费充足的大型实


1.2采用磁珠法的仪器

以磁珠为载体,利用磁珠在高盐低PH值下吸附核酸,在低盐高PH值下与核酸分离的原理,再通过移动磁珠或转移液体来实现核酸的整个提取纯化过程。由于其原理的独特性,所以可设计成很多种通量,既可以单管提取,也可以提取8-96个样本,且其操作简单快捷,一批次上机提取时间为9~40min(不同样本不同厂家时间不同),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且成本低廉,因而可以在不同实验室使用,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仪器

磁珠法自动核酸提取仪又分为磁棒法和抽吸法

1.2.1抽吸法

顾名思义,抽吸法就是通过自动移液装置来进行。磁铁分为2种装置,磁铁在底部和侧面。抽吸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了在去除废液的时候不抽走磁珠,移液器不能靠磁珠太近,以防磁珠连同废液被抽掉。1)磁铁在底部的装置,因为磁珠被磁铁吸附在底部,这样漂洗液就不能完全去除,残留的漂洗液中的盐和乙醇会影响后面的洗脱效率和PCR成功率;2)磁铁在侧面的装置残留的液体会少些,但是洗脱的效率也不好,依靠DNA自行溶解到洗脱缓冲液中,除非等上半小时以上,所以有些96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提取一轮的时间需要150分钟,32磁棒法的同样的时间可以提5轮了。

1.2.2磁棒法核酸提取仪

通量通常有8、16、32、96通道,磁棒只带走磁珠,转移到下一个步骤相应的反应孔中,另外选择磁棒法的提取仪器最好要功能更齐全的,比如可以加热,每个加热槽最好独立温控,这样可以设置加热、裂解、洗脱的不同温度,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带动磁棒的电机要能带动磁棒进行液体的快速混匀和搅拌,这样才有利于自动化和有助于裂解和漂洗彻底。

磁棒法核酸提取仪混匀方式

1)    震荡混匀:通过磁棒的上下震动混匀磁珠和核酸,为市面上主流方法

2)    旋转混匀:通过磁棒的旋转混匀磁珠和核酸,相比传统的振荡式混匀技术,气溶胶的产生量大幅降低50%以上。交叉污染而导致的假阳性风险被更有效控制,进一步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旋转的混匀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DNA的长链,减少核酸机械的断裂,提高后续检测的灵敏度。


阅读31
分享
写评论...